和张翼德只差一个字的知名基金经理张翼飞“离任”了迪时策略。
7月17日,安信基金同时发布9张基金经理变动公告,变动原因都是因为基金经理张翼飞因“个人原因”离任,而接任者多数是与其共事多年的李君、黄琬舒等。
张翼飞同时亦发表《致投资者的一份信》,以感性笔触讲述个人离开的心境,感谢公司,并表达仍“继续从事资管行业”的愿望。
张翼飞同时亦发表《致投资者的一份信》,以感性笔触讲述个人离开的心境,他“深情”表示:安信基金是市场上最好的基金公司之一,并表达未来仍“将继续从事资产管理行业”的愿望。
而“隐藏”在这一系列脉脉深情之下的是,安信基金麾下“肱骨”大将的离开。张翼飞是安信基金“稳健类”(固收+)资产的当家基金经理,最高峰管理超过600亿规模的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也仍管理300亿以上规模基金,约占公司非货公募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
以曾经的资产管理占比论,张翼飞的离去对公司的或有“影响”,不亚于去年的丘栋荣。
张翼飞是怎样一个基金经理?他的能力和管理风格能被复制么?离开他之后的安信基金需要如何补强这一块?张翼飞的下一站又会指向何方?
一系列挑战,都在此刻同一时间冒了出来。
实业“财会”财会岗位出身张翼飞的出名是因为管理风格“稳健”,他管理长达十年的安信稳健增值混合基金,在成立以来净值基本上是维持着稳健向上的态势(下图),这也是过去几年颇得银行渠道欣赏的风格。
但其实这也有缘可溯。
张翼飞的基金经理生涯是从一个货币基金——安信现金管理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开始的。作为公募行业风险最低的品种,张翼飞日后对风控格外重视,不能不说有源可溯。
而在此之前,他的任职就是实业和政府机关迪时策略,而且主要从事财会工作。简历显示,他曾经在摩根轧机(上海)有限公司达人财务部会计、财务主管,还在上海国资委规划发展处担任过研究员,也曾经在秦皇岛嘉隆高科实业有限公司出任过财务总监。
2010年是张翼飞的转折之年,他跳槽到日盛嘉富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的上海代表处研究部出任研究员,这或许是当年非四大名校生进入投资行业最为可能的一个“跳板”岗位。
当年的港资小机构或许没有料到,一个投资明星正从自己的平台上冉冉升起。
执掌“低风险”产品2012年,张翼飞的名字开始在安信基金“落户”注册,这意味着,他已经正式从卖方进入买方投资序列。
作为安信证券(后更名为国投证券)控股的基金公司,早年的安信基金高管团队主要由安信证券派出,日后升任安信证券、国投证券总经理的王连志是公司第一任总经理,王连志于2024年被国投证券免职。
安信基金的发展历来不温不火,早年更是以低风险产品为主要突破口。张翼飞也是在这个方向上做的基金经理。
2014年3月,张翼飞成为安信现金管理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2014年11月又接任了安信现金增利货币基金的管理。这两只基金都于2016年3月交任。
2015年后,张翼飞逐渐找到新的方向——固收+。从2015年5月开始他开始担纲管理安信稳健增值、安信新趋势灵活等一批混合型基金,同时也担任安信目标收益等债基的基金经理,并渐渐在业界享有一定的名声。
以张翼飞管理的安信稳健增值A为例,在经历了十年的管理后,净值增长到1.7457元(截至2025年7月14日),虽然年化收益率和排名并不显赫,只有5.73%左右。但该产品有着极高的季胜率(下图)!
成立迄今40个自然季,有36个是正收益,突出的“稳定挣钱”属性,吸引了很大的一批粉丝拥趸。这只基金直到张翼飞交棒都依然有上百亿的规模。
“独家秘笈”又能怎?张翼飞真正的投资方案和秘笈向外界披露的不多,但从组合上并非完全“无迹可寻”。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形容词的话迪时策略,那就是用“债券投资的严格风控思维做混合基金管理”。
仍以代表基金安信稳健增值混合型基金为例,该基金的契约中股票投资范围最高可以达到95%,但历史上,该基金的季报中股票投资比例从未达到过20%
另外,哪怕是他任职期间股市行情较活跃的2020年4季度和2021年1季度,张翼飞也坚决的把股票投资比例压低在10%以下。这种临牛市而脑子不发热的冷静思维,确实在业内比较罕见。
加之,他选股的倾向明显偏向低估值、高分红的周期股比如银行、能源等,固收投资的风险把控也比较出色。
几重风控网把控之下,他管理的产品逐渐成为回撤稳定且适当收益的代名词。
接替者“难度”大虽然,张翼飞的投资体系中,似乎没有特别高难度的项目——没有高杠杆,也没有必须前瞻预判某些波动巨大的因子——但其实,接替者的难度依然很大。
原因在于,张翼飞的投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点是——基金经理个人心性与投资中的细节把控。
一方面,张翼飞的投资中有许多“反人性”的地方,比如,2019年到2020年,2024年2季度到3季度的两次逆势压降仓位,以及其他资产鲜花簇锦时依然坚守“老几样”的大类资产,这些都不是寻常基金从业者的心态和操作习惯所对应的选择。
这些关键时刻的选择,将是未来接替他的基金经理,最难复刻的地方。
另一方面,张翼飞的投资中有许多细节,比如,他的股票投资虽然比例不高,但换手率很低,持股时间普遍较长,且多数有最终的正收益。这意味着,至少在有些领域,张翼飞的选股能力并不弱,甚至可以说颇有心得。
而长期的选股正确率,甚至连一些股票投资经理也未必可以达到很好的水平,接替张翼飞的基金经理能否复刻这一点也需要拭目以待。
大规模基金的管理考验另外,张翼飞离任后,安信基金至少有300亿以上的基金管理“主导权”要调整,这对接替他的团队也是一重考验。
根据WIND的统计,截至2025年1季度末,张翼飞在管基金规模还有321.92亿元,在所有以混合型基金为主要品类的基金经理中排名全行业第五名。
公募基金管理中的资管规模,就好像举重运动中的杠铃片重量,数字越大难度越大。接替张翼飞的基金经理们多数要面临受托规模的大规模跃升,这其中的道道也需要很多时间来摸索。
“新的战场”又能怎?根据张翼飞的致读者信,未来他大概率不会离开资管市场,业内也纷纷称,他大概率将从事私募基金管理。
但从历史上看,这也是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赛道。
从过去五年由公募奔私的明星基金经理的纪录看,80%以上的业绩是不如公募基金从业时。
这背后或许既有市场风格切换的原因,也有私募从业后公司管理和市场支持分散投资精力的可能。
但其中少数成功的案例,就有一位固收+的基金经理——曾执掌500亿资产的林森,后者在奔私后依然保持了一定的业绩表现,也站稳了行业的脚跟。这或许能给张翼飞一点信心。
当然,如果张翼飞真如其心中所说,未来依然“每天都能满怀信心和喜悦走进工作里”,那其实规模的大小、经营的起伏都是小事。
套用一句流行语,只要做爱做的事,那些困难”又能怎”,如何呢?
附录:张翼飞致投资者的一封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驰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